简介
作者,埃里克·霍弗。本书主要讲述处于群众运动中的个体的心理状态。作者亲身参与过群众运动,发现这些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现实生活的失意者。他们抛弃自己本已无可救药的生活,投身于“神圣的”群众运动,化身为伟大集体的一份子,号召自我牺牲以获救赎。阅读本书或许会对中国的革命年代多一些不一样的理解。
笔记
愈做不好一般事情是人愈的胆大妄为。
希望并不是生命可以寄托的东西。
阮云:除了精进,没有什么可以寄托生命。
当你做不好分内的事时,别人会耻笑你,但当你帮助别人时,没人会耻笑你。
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当成一个友好的世界,失意者则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。
任何教义如果想要成为一种力量的来源,它就必须宣扬自己是打开未来之书(唯一)的钥匙。
无私者的虚荣心是无边界的。
一个群体的性格和命运,往往是由其最低等的成员决定。
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。
看它的组织能不能迅速将所有失意者集合起来。
君主专制政体,它们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开始改革的时刻,也就是开始流露自由倾向的时刻。
对于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,得到再多也不会满足。
得为三餐糊口的人不会有烦闷感。
阮云:空闲时间多的人才会无聊
群众运动的策略是要把一种病传染给人,然后又把自己说成是救命的良方。
逃避自我让人易于自我牺牲。
通过认同,个人不再是他自己,而成了某种永恒物的一部分。
没有对美好的未来抱深信不疑的信仰,把“现在”的贬抑就不够彻底,就没有办法让人投身到那“伟大而神圣”的事业当中去。
阮云:现在的保守派以前必定是激进派,地位不同而已。
渴望而非拥有,才是人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动力
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,而是让人是去信仰的。
阮云:因此,去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合理与否不是很可笑吗。
宗教狂热者的对立面不是狂热的无神论者,而是温和的愤世嫉俗者。
在所有团结的催化剂中,最容易应用的一项是仇恨。
阮云:爱同一个对象时大家是情敌,恨同一个对象时大家是战友。因为吃的时候总希望独食,付钱是时候最好平分。自有世界以来从未有过慈悲的宗教或革命党。
匆匆忙忙的生活更容易制造齐一性。
失意者乐于以独立性来交换免于做决定的自由,
阮云:因为决定意味着责任。
耶稣并不是基督徒,一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。
阮云:言辞者如马克思,只提供了一种构思;狂热者作为文章的载体——草稿,被行动者利用而实现这种构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