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《超脱烦恼的练习》笔记

四念处观

  1. 身体的观察——身随念处
  2. 心情、感觉的观察——受随念处
  3. 内心的观察——心随念处
  4. 法则的观察——法随念处

欲望和干劲是两回事,干劲反而因为欲望的压力而消耗。

博主云:你的欲望和使欲望满足的方法往往是两个东西,所以欲望越多,越不知道该干什么。欲望想要的是一件事的结果,而我们能做的却仅仅是每一个具体的过程。

难以抉择会给心灵带来极大负担。

博主云:人在一段时间内的自制力是有限的,一个选择在内心停留越久,对自制力就越大损耗,自制力耗尽就表现为什么都不想做。

欲望最原生的材料就是压力,即是苦,所以说将我们驱逐至欲望的正是(痛)苦。

一直待在痛苦的世界是不好的。

我们的欲望并不是自己的欲望,它是你前一段时间所有行为对当下心灵的残留影响。

往往看起来高尚伟大的“xxx主义”,大致上总说着一些漂亮的场面话,实际上只是执着于想要增加自己所属团体的利益。

觉得快乐并不是什么坏事,但是这往往会导致想要追求更多的快乐,就是扩大欲望。

博主云:因快乐而生欲望,因欲望而生执着,因执着而造业。

倾听对方的苦闷时,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带入(无我相)。

所有与当下情景无关的思想念头都是杂念。心与当下该做的事情合二为一。

金刚经云:应如是住,如是降服其心。

一段时间内,内心积极的能量是一定的,所有消极的想法情绪都会消耗它。

切勿缅怀过去,亦不可期望将来的欣喜。因为过往已如云烟消逝,未来尚未发生,对当下的事物不起执着,深入观察眼前的一切,内心不受动摇,有智慧的人应该如此修行,就从今天开始努力精进。

刹那——一个心念启动的瞬间。

行动因欲望而起,过程中却也因欲望而受干扰,只要着手进行,想做的事就应该变为应做的事,从而忘掉欲望。

灭心中之苦即为修行。

在行动之前花三秒钟审视欲望。

当观知诸所以受,若过去若现在,若内若外,若粗若细,若好若丑,若远若近,悉皆非我亦非本我,以此如实正观。

对内心进行现行犯的机会教育。

博主云:即是在起心动念的刹那观察念头

如果仔细凝视自己内心的状态,会发现无论绝对非做不可、一定要做的这种念头有多强烈,其实一定还隐藏着相反的念头,只是碰巧两端之一浮出水面而已。

色受想行识

  1. 色是指身体
  2. 受是指快乐或痛苦的感觉
  3. 想是指记忆知识概念
  4. 行是指意志、冲动
  5. 识是指认识、接受信息

我们的心情并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创造的,只是任意来去的过客罢了。

人类所谓的活动,是潜在中憎恶对方的快乐和希望对方痛苦两种组合而成的。

人的生存,是不断输入心情好、很痛苦、模棱两可这三种刺激而生存。

博主云:感觉心情好生贪念,感觉痛苦生嗔念,感觉模棱两可即是痴亦为无明。

用戒(自律)定(专注)慧(观察力)破贪嗔痴。

博主云:戒而后定,定而能生慧,循序渐进,方能成就。